返回

永乐大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永乐大帝 第 48 部分阅读
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请访问最新网址:m.xlawen2.com
    朝中央政府直辖。当时安南有府州四十八、县一百六十八,划拔一府五县给明朝中央政府直辖,陈天平根本就不在乎。不过,朱~倒是蛮在乎的。

    升龙府是日后的河内,其重要性和可发展性自然不言而喻。至于说那五座县城,倒也没什么特殊之处,也就是位于海岸边上并且有着天然良港罢了。其实安南有着不错的矿产资源,但朱~对此却没怎么动心。在古代,交通问题不解决,再好的资源也没办法利用——其实别说是古代了,即便是二十一世纪,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不也同样受到环境的限制因而没能充分利用吗?在没有解决运输成本之前,朱棣对于金、银、铜这三种可铸币金属之外的矿产确实没太大的兴趣——他可不是那种“吃着碗里、看着锅里”的那种人。

    由于陈天平已经加入了大明帝国的有邑贵族体系,因此在消灭伪胡政权后,为了保证人头税的正常征收,大明便对安南进行了一次人口大普查。除大普查之外,由于安南沿海的五座县城以及升龙城已划拔给明朝中央政权直辖,因此又对这些地区采取了与内地相同的黄册制度来办理。官府把这些地区百姓的姓名、年龄和籍贯,记载到簿册,并按这些资料,制成证件,由人丁持有,以备官府查核。若发现某人的证件与簿册所载不符,便贬为奴隶。

    为了方便管理,明朝将安南境内的直辖区域统一归属于升龙城管理,将之称为升龙特别行政区,其最高行政长官称之为总督。升龙特别行政区内共计一府五县,升龙府境内设一升龙卫,另外五县则分别设立一个千户所。

    升龙特别行政区之上没有省级机构,而是直接归中央管理。簿册编制完毕后,即抄成一式三份,一份黄|色封面的交到中央户部,其余两份封面为青色,分别交给总督府及各港保存。每十年更新田丁的数目。

    除去升龙特别行政区外,从法理上讲,安南其他的区域则由包括陈天平在内的有邑贵族自行管理。不过,朱棣却模仿了欧洲地模式,通过宗教手段来影响封建采邑制度下的百姓。

    现在是永乐五年,不信仰国教的无信者需缴纳信仰税一贯。对于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来说,一贯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。在经济压力下,底层百姓毫无问会非常乐意信仰国教。在安南,这种事自然是特事特办。第一步自然是规定设立各种符合国教教义的神坛、庙、观、寺,依时进行拜祭。

    由于国教的核心基础是祖先崇拜,想要成为信徒说难也难说易也易——只要信仰一个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灵或是古代的名人既可。对于这一点,安南人倒是不存在文化上地疏离感——比如说安南胡朝的缔造者胡一元便自称是帝舜的后裔。

    佛教对安南的影响较大,但安南人同样也有着深厚的祖先崇拜的基础。也就是说,只要某甲声称自己的祖先是某某名人,那么此人便可算作是信徒,于是可以免交每年至少一贯的信仰税。

    当然,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限制地。比如说不能随便自称是帝舜的后裔;不能自称是前朝某位皇帝的后裔;该先祖必须是中国人——这条规定的限制在于:先祖要么生活在先秦至唐朝之间那段安南尚未独立的时期,要么就是安南独立时期从中国内地迁移过去地。

    朱棣并不认为“必须先祖是名人才能免除信仰税”的规定太过严苛,因为假造族谱这种事情很容易,而且他也根本没打算严格审查族谱的真假。

    只要安南人认一位先秦至唐朝期间的名人为先祖,或者说认一位内地的名人为先祖,管他是否属实呢?谎话重复一百遍就会成为真话。而祭祀先祖是每年都需要做的事情。当安南人每年祭祀时都将某位中国名人当成自己的祖先来崇拜,在这种长期的自我暗示下,将来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确实是此人的子孙后代——既然大家都是中国人地后代,那么独立思想就会逐渐消失吧?

    除了信仰税这个手段外,朱棣还在安南建立了若干烈士陵园。凡是在安南战争中为明军作战而牺牲的战士均可入内得到妥善安葬。而且,其烈士家属无论是帝国本土人还是安南人,均可享受相应的烈属待遇—当然,两者的烈属待遇之间还是有差别的。支持这种差别的理论基础并非什么本土人与安南人的区别,而是前者是正规军,后者却并非正规军。

    升龙特别行政区的一府五县一共设立了一个卫和五个千户卫,在这些卫所中,帝国本土人只担任小旗以上的职务,而小旗以下的职务则由安南本地人充任。在加入了卫所之后,那些安南人便同样成了大明地正规官兵,将来所能享受的待遇与本土人没有丝毫差别。

    在宗教手段外,朱棣还采取了另外几种措施。

    首先便是在安南开设学校,派遗国子监地学生前去教授官话和儒学。在交址人的学习课程方面,明廷把中国儒家典籍中地《四书五经》、《性理大全》等书颁发给各州县的学校,供安南学子们学习。而且,朱棣更是制定了岁贡生进入国子监地措施。尽管除了升龙特别行政区外,安南其他地方都交给有邑贵族统治,但地理上的府、州、县的划分并未取消。朱~规定:府学每年一名入选,州学每三年两名入选,县学每两年一名入选。其岁贡生的选择则由府学、州学、县学的教谕负责,安排生员在入选后第二年的农历正月一日进京朝觐。至于入选为岁贡生进入国子监的条件,则是“不拘入学年月浅深,择有学行者”。

    同时,朱棣还访求在儒学、医术等各个方面有才能的安南人,量才使用并委以官职。在这个方面,胡元澄自然是代表性的人物。

    在衣冠服饰方面

    正文 第十五章 泼天大志

    永乐大帝第十五章泼天大志

    真的是皆大欢喜了吗?”

    朱棣嘴角着一丝味不明的微。*www.lwen2.com*看书阁*★网更新迅速(),小说齐全★缓缓摇头。“只怕未必吧?”

    杨荣见朱棣似乎并不怎么高兴。忙说道:“债券和股票都兑现了。百姓|的了实利;陈天平裴伯恢复安南陈朝的愿望的到了实现;当初助为虐与胡一元胡汉苍为伍的安南人只要及时投降。不仅没有到惩罚。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有实权的有邑贵族;将士们轻轻松松打赢了这一仗。却又的到了不菲的奖励……”

    “问题就出在这一赢的太轻松了。”朱棣打断荣的话。你想

>(本章未完,点击进入下一页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